营改增,就是由营业税向增值税的改革,我国企业之前需要交纳的税费项目为营业税的,在改革以后改缴增值税。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进行深化改革,而营改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营改增是我国在 2009 年进行税制改革后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次改革将使得我国的税制更为完善,通过层层抵扣,有效减免了企业税负,促进企业的发展。一、营改增的实施意义实施营改增后,企业只需要对增值部分进行缴税,虽然征税环节更为严格,但是可以层层抵扣,有效避免了重复征收问题。本次税制改革是国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而进行的重大调整。通过营改增,推动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特别是针对一些高科技企业和服务行业,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可以有效促进国内消费,推动供给侧的产业结构改革。二、营改增的特点与变化实施营改增,最关键的就是避免了重复征税的现象,使全社会的经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下。营改增,目的在于减税。通过减税来提升企业效益,进而推动企业的转型,促进企业发展。大量的企业发展,就会形成群体效应,实现整个产业甚至全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这是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内容。在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的采购成本与销售收入要重复征税,不能抵扣和退税,而营改增虽然加强了各环节征税的管理,但是通过层层抵扣,企业只需要对增值部分缴税,企业税负明显减轻。这一税收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市场经济中的“价内税”状况,促进了市场价格体系的优化与革新。企业应缴增值税部分通过进项抵扣,会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出现变革。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营改增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帮助营改增试点区域的企业可以快速掌握新的税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三、“营改增”后税率状况(一)税率征收营业税时期,部分企业需要缴纳最高 17%,最低 13%的增值税,而营改增实施以后,低档税率降到了 6%和 11%两个档次。目前,营改增试点范围内的增值税征收标准为,租赁行业 17%,交通运输业与建筑业征收 11%,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征收 6%。具体的来说就是(1)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征收 11%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 3%。(2)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 11%的增值税;个人对未满 2 年的房产转让按照 5%全额征税;达到或者超过 2 年的房产转让可以免税。(3)金融业:统一按照 6%征税,惠农小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