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增长的风险与建议 一、贷款超常增长的风险隐患 对 2024 年上半年全国贷款大幅度增长,许多人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由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仅比去年同期上涨 0.6%,贷款超常增长也就没有激发人们产生不好的联想,一些人还认为贷款超常增长有利于经济快速进展。但是,贷款超常增长背后的问题不能忽视:一是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亏空,只能靠增量贷款助益于经济及为金融机构带来效益;二是贷款配置的结构性缺陷没有缓解,三是承债体的自有资本实力与负债失衡进一步加剧,投融资体制缺陷有增无减。 2024 年上半年全国贷款大幅度增长,还反映了以下倾向:首先,人民币贷款增长 23.1%,股市筹资下降 16.1%,除制度原因外,说明贷款融资条件比发股融资条件低,贷款筹资比股本筹资容易过关,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反而易于获得融资。于是就产生第二个问题,大量资金交由自有资本实力及公司治理水平低的债务人支配,能否达到预期的宏观目的,显然存在疑问。众所周知,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不能脱离众多微观细胞,假如企业治理不好或贷款投向失误,贷款增量就有损耗的可能,无休止的贷款增量损耗既形成不良贷款,其被动局面又会要求无休止的贷款增量来帮助经济进展,再逐步使贷款变质,形成花贷款买增长的循环。当前相对平安,但可能在为某种重大金融事件聚积能量。其次,贷款超常增长也是新一轮流行性投资冲动与新一届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和金融机构内在动机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机构内在动机就是抓住贷款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常机加速放贷,以猎取较高效益。表面上看是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实质上是各利益集团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紧抢资金、抢地皮和抢占国有资产。由于贷款偿还约束力历来不高,许多人看准圈钱与使用资金过程得利非凡的甜头,以项目为契机,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圈占国有资产和贷款资源,使之处于有利地位。如不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和贷款热,在其自有财力小、占用贷款量大的情况下,其动机可能重在占用贷款使之资本化,或在使用贷款过程中先获利,加上其实际控制了贷款所转化的资产及利用信息不对称,最终可能获得比生产和经营更有利的好处。所以,贷款超常增长不一定能取得好的宏观效果,可能产生以下风险:①加剧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②增大金融风险;③扩大贫富差距;④毒化投融资环境。 贷款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既有相关性,也有不相关,作用力可能大,亦可能小,甚至有反面作用。2024 年上半年,厦门的贷款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