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确立较早,在运行成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种种碍因,到目前为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首先界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分析善意取得制度在应用方面的缺失;概括了当下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指出法律对“善意”未予界定、对脏物一律不适用善意取得等缺陷;在借鉴国外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善意取得制度构成要件,进一步明确对“善意”的界定,有条件的对赃物进行善意取得制度的运用,合理的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等并给予建议。关键词: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界定,构成要件目 录前言………………………………………………………………………………3第一章善意取得制度概述……………………………………………………3第一节概述……………………………………………………………………4第二节我国善意取得的概念…………………………………………………5一、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基础……………………………………………5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5第三节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6一、主体…………………………………………………………………………6二、客体…………………………………………………………………………6三、主观方面……………………………………………………………………7四、客观方面……………………………………………………………………7第二章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与不足……………………………………7第一节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8第二节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不足……………………………………………9一、我国善意取得制度范围模糊………………………………………………9二、赃物一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过于绝对化………………………………9三、财产原始所有人的利益遭受损失…………………………………………9四、若干法律漏洞………………………………………………………………10第三章 国外善意取得制度的借鉴……………………………………………10第四章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11第一节扩大善意取得制度适用范围…………………………………………11第二节明确认定受让人为善意的客观标准…………………………………122第三节注意保护财产原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