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改革现况完善 摘要: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尽快构建财政支农的政策框架当前,财政支农政策框架构建的主要任务是现有政策的完善与整合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包括农业投入政策农业补贴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农业税收政策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现有政策完善的基础上还应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关键词:财政支农;税收;农村社会保障 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这已被大家所共识但是,现行的支农政策以及实施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没有形成一个全面化长期化的支农政策体系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但是,这一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并积极创建新的政策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这些政策,区分其主次和先后顺序,统筹安排这些政策,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最终实现政策框架的整体目标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一)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每年以 1500 亿元~2000 亿元的幅度递增,据初步预测,这一增长势头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下去建议国家财政每年新增财力分配要切出 10%~15%的份额用于农业,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2.财政投入要依法进行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 3.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实行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实行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实行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进展和财政收支状况,可先考虑制定农业基本建设补贴条例农业科学讨论与科技推广补贴规定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补贴条例等,然后逐步形成法律规范的《农业补贴法》,算是对《农业法》的补充与细化。 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