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 财务报表的演进与分析方法 一、会计报表的基本种类(一)信息性财务报表——可对外财务报表我国财政部 2000 年底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5,利润分配表;6,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7,分部报表;8,其他有关附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种报表是企业用于经营和管理的最基本的会计报表,其主要功能是向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战略伙伴和税收机构等报告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财务数据。以往,这三种报表之所以被称为对外会计报表,其原因是:(1),它是上市公司必须向投资者和债权人公开的会计报表。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又名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获得公司经营情况。(2),这些报表是相对于产品成本计算表、职工工资发放表、日常管理费用支出报表、利润分配表等不宜公开的企业内部会计报表而言的。现在看来,这些会计报表不仅仅是对外报表,在信息社会,它们更重要的是满足企业内部主要负责任——公司高层、宏观管理者对公司整体性财务数据和经营信息的需求。(二)基础性财务报表——不可公开财务报表刚才已提及,包括原材料消耗报表、单位产品成本报表、全部产品成本报表、工资报表、管理费用报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报表、利润分配报表等。这些会计报表之所以不可公开对外,其原因或含义是:(1),这些报表主要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或者尚未有最终处理结果的财务数据,一般属于企业经营机密,不宜公开。(2),这些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数据多为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和具体职能部门的工作业绩情况,主要供企业基层管理者组织、控制和考核作业质量、效率和劳动投入所用。这些信息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顾客来说并不十分必要。既然是内部会计报表,不仅公司基层管理者需要掌握这些数据,公司高层管理者也需定期地了解这些基础性财务数据,它们是公司实施激励约束机制的依据和基础。(三)时期会计报表,时点会计报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由利润报表、成本报表、销售收入报表、现金流量表等。只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天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水平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这也是资产负债表的本质特征。二、会计报表的演进1、会计报表—→财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