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内幕交易心理剖析与防范对策思考 内幕交易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所知悉的内幕信息,自己进行证券交易或泄露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我国《证券法》第 75 条规定: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它具有以下特征:是尚未公开披露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信息;是与卜市公司讧 E 券价格有关的信息;是对证券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价格敏感信息。尽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和防范,但内幕交易行为仍时有发生。我国内幕交易行为 主 要 发 生 在 公 司 收 购 、 兼 并 以 及 蘑 大 合 同 过 程 中 。Meulbroek(1992)的讨论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内幕交易案也主要发生在公司收购、兼并过程中。 一、内幕交易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原因分析 内幕交易及其治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个人与社会多方面的问题,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内幕交易的心理特征 证券内幕交易是一种证券投机和欺诈交易行为,是证券犯罪的一种常见形态。它有别于其它经济犯罪,主要心理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认识心理特征。认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各种行为的前提。参加内幕交易的人员多有贪欲的欲求和钱权交易的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看重物质利益。此外,他们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只要手法高超,透露内幕信息和参加内幕交易难取证、难认定。显然,这是冒险侥幸心理在作祟。二是动机心理特征。内幕交易的参加者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也相当熟悉。但他们的物欲动机在巨额利润和跟风攀比的心理驱动下显得十分强烈,以至把阻碍动机如内疚感、社会声誉、查处和惩处等压制下去,寻找种种“合理化”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三是职业人格特征。参加内幕交易的人员通常具有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企业和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原则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的错误认识;工作上的投机取巧,富于心计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等等。四是职务优越感。身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地位高,他们往往通过权力结交各种关系,运用手中权力为亲戚或他人解决各种困难,因此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为使自己的生活水平达到与职务优越感相称的地步,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 (二)内幕交易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