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民俗文化在基础教育的传承与反思 摘要:为了保护和传承藏区传统民俗文化,文章以卓尼县第一中学为例,首先阐述了藏区民俗文化在基础教育中传承的方法,包括丰富校园藏民族文化、开展藏民族特色社团活动、促进优秀藏民俗文化进课堂等,然后对藏区民俗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藏区民俗文化;基础教育;社团活动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迅速进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何保护和传承卓尼县藏区传统民俗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卓尼县第一中学为例,对藏区民俗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做出了探究。 一、藏区民俗文化在基础教育中传承的方法 (一)丰富校园藏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器物层面的本土化进展、制度层面的人本化进展和观念层面的内涵式进展,从而促进藏区学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进展,实现义务教育的差异化均衡[1]。教学楼楼道文化布置主题是“我是五彩卓尼的主人公”“我是九色甘南的守望者”,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当地民俗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主动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以促进他们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二)开展藏民族特色社团活动。卓尼县当地民族舞蹈主要有“莎姆舞”,又称“巴郎鼓舞”、“阿迦”舞蹈、藏族“锅庄舞”。为了弘扬这些民族文化,学校特成立了藏族舞蹈社团,开展了“千人锅庄舞”阳光体育竞赛活动、住校生周末社团藏族舞蹈才艺展现活动等,活动内容紧扣这三种舞蹈,营造了浓厚的藏区地方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传承地域文化艺术的同时,又健身健体。(三)促进优秀藏民俗文化进课堂。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课题讨论“藏区民俗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以卓尼县为例”,首次探究了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本土民族文化(特指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和传统习俗等)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使得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明显改善并提高了教学效率。(四)开发藏民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卓尼县藏区特有的民俗艺术主要有唐卡绘画艺术、洮砚雕刻艺术、“觉乃”藏族服饰、“洮州刺绣”等。学校可以组织学校音体美组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并在音体美课和综合实践课中融入唐卡绘画、洮砚雕刻、“觉乃”藏族服饰、安多藏区的民俗体育舞蹈等当地民族艺术。(五)将土司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卓尼县当地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有很多,如怀来仓肋巴佛•巴嘉木措贡却单增,是一位藏族的年轻活佛、民族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