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薪酬管理与薪酬理念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让考生了解薪酬功能、薪酬技术、薪酬体系、薪酬趋势、薪酬管理、薪酬理念转型的内涵、薪酬理念转型的动因、战略薪酬理念等相关概念、理论及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明白薪酬管理的功能、薪酬体系包含的内容、薪酬管理与其他人力资源职能的相关联系,熟悉一定的薪酬管理工具,具有薪酬理念转型的意识,能够搭建薪酬管理的基础框架。二、教学重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不仅具有简单和传统的发放薪酬的功能,而且被给予了很多全新的管理诉求,并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管理技术,正日益成为组织战略实现的重要管理工具。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和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已经发现了传统薪酬理念和管理制度正成为企业进展和变革的羁绊,因此,薪酬理念转型和薪酬制度优化已成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必要手段。(一)薪酬管理薪酬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物质利益前提,是劳动者维持生计的基原来源。由于薪酬决定与分配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点,所以薪酬管理也被认为是最困难、最敏感、政策性和技术性最强的管理工作。1 薪酬功能薪酬是指组织内所有员工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劳动收入的总和。广义上,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其中非经济性的薪酬包括个人对企业及工作本身的心理感受;狭义上,薪酬特指经济性薪酬,即雇员因付出劳动而从企业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性支付。包括两部分:一是以薪金、工资、奖金、津贴和红利等形式支付的直接货币酬劳,二是以各种间接形式支付的福利,如保险、休假等。薪酬本质是雇主向雇员的一种劳动酬劳支付方式,薪酬代表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关系。1.1 企业视角下的薪酬功能(1)增值功能。 (2)激励功能。 (3)竞争功能。 (4)协调功能。 (5)配置功能。1.2 员工视角下的薪酬功能(1)补偿功能。 (2)导向功能。 (3)分级定等功能。 (4)价值实现功能。2 薪酬体系薪酬功能的实现依托于有效的薪酬管理,而完备健全的薪酬体系是薪酬管理的载体和着力点。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非经济性薪酬主要涉及员工内心的感受,也称为内在薪酬;经济性薪酬主要由员工之外的企业支付给员工,也称为外在薪酬。薪酬体系是由内在和外在薪酬构成的。2.1 内在薪酬内在薪酬是员工由于完成工作而对工作回报形成的心理性的诉求,包括工作保障、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