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夏令营:企业文化的创新落实与代际传承 柯银斌 《北大商业评论》主编助理 黄 芳 北京大学华人企业讨论中心副主任2024 年 7 月 20 日,由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集团”)举办、以其职工子女为营员的第二十届蓝星夏令营正式开营。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中国夏令营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由企业为其职工子女举办的夏令营,一个每年一届持续了 20 年的夏令营,一个在目前中国夏令营混乱状况中“鹤立鸡群”的夏令营。它不仅是蓝星企业文化的切实体现,而且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夏令营实践中的有益探究,而且将在中国夏令营进展中发挥其标杆的作用。蓝星夏令营对企业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和意义,使其成为一个罕见的值得深化讨论的案例。作为初步的分析和讨论,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蓝星夏令营 20 年历程的回顾与分析,总结出其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正是“不变”的因素在推动蓝星夏令营的变化和进展;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出蓝星夏令营的双重功能,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二是企业文化的代际传承;再把蓝星夏令营置于中国夏令营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发现,蓝星夏令营不仅是中国夏令营中的“唯一”,而且是先进夏令营的“典型”模式;最后,我们探讨了蓝星夏令营的三重作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蓝星企业文化的代际传承,以及素养教育和个人成长。这些作用的有效发挥为蓝星集团实现“百年跨国企业”的目标做好了战略性的人才准备。 变与不变:蓝星夏令营 20 年历程的回顾 1984 年 9 月,在中国西北的古城兰州,名为"化工部化工机械讨论院化学清洗公司"(蓝星集团的前身)成立,时任院团委书记的任建新出任总经理,带领 6 名共青团员和 1 名兼职会计,开始了蓝星的创业。到 1990 年,许多职工的子女己进入小学读书,同时蓝星的工业清洗业务遍及全国各地,需要职工常年在外地工作。这样一来,职工子女的暑期生活就遇到了困难(尤其对双职工而言)。为解决职工生活的后顾之忧,使职工集中精力完成公司的任务,任建新倡议并亲自指导举办了“第一届蓝星夏令营”(7 月 18 日开营)。营员 11 人,均为蓝星职工的子女,主要活动是到兰州和甘南大草原参观旅游,为时 7 天。由此开启了蓝星夏令营的历史。之后,蓝星集团每年举办一届夏令营。至今年 7 月,第二十届蓝星夏令营开营。对之前十九届夏令营的历史进行回顾,我们从中发现了许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