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背景下景观设计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众多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而成,茶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又与其他元素相互结合交融促成了茶文化,因此在茶文化中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内涵。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能对现代景观设计课堂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将推动现代景观设计的进展和创新并为景观设计的活力课堂制造一个师生融洽、高效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茶文化;景观设计;活力课堂;教学改革 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太多投机心理,也无处不存在追求投资少收益高而快的想法。在这个信息呈现出指数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教育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知识更迭速度加快,即使说课本知识边学边过时也无不妥,教育行业同样需要抓住互联网这一利器进行创新改革。然而,正是这种追求“快”的心理,导致教育行业出现很大扭曲。在景观设计课堂中,学生通常都是对此基本处于陌生的状态,单纯地采纳固有模式进行教育也只会令其由无知变成一知半解,而实际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这是不可预测的,即是具有经验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因此在景观设计课堂中可以借助茶文化的内涵进行,让课堂更加高效、质量更高。 1 茶文化与景观设计的教学改革 1.1 茶文化的内涵 文化离不开生养它的大环境,古代中国在政治上以儒家为代表,民间则推崇顺其自然的道教,自南北朝后佛教也逐渐被各代帝王所培育。作为日常和宴会常用的饮品以及鲜有的消遣之一的茶文化自然少不了三教的熏陶。由于封建时代主流教派中都强调“和”,“和”自然而然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涵。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以和为贵”即可体现出“和”文化对于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在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甚至与华夏文明的历史相当———据说“茶”为神农氏不经意发明,从那时起茶作为一种药而存在,之后的岁月,人们逐渐爱上这种味道而形成风靡全球的饮料,这一过程和碳酸饮料的成长经历极为相似。茶在数千年的岁月中几乎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以至于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茶叶的种植、采集、加工的过程中人们也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如采集茶叶只有在每年适宜的一定时期采摘固定的某一种茶叶对茶树本身没有实质性的损害。这是十分值得景观设计借鉴的,在设计的同时应当注重与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为了“完美”而破坏原有的环境,或与环境格格不入。同时这对于活力课堂的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