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西医协同治疗讨论 1 临床表现 初起为局部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d 后迅速演变成水疱,水疱沿神经近端进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浑浊,而后逐渐吸收干涸。艾滋病带状疱疹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皮损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皮损常呈单侧沿神经节段分布成带状,愈后遗留临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疱疹愈后常遗留有神经痛,特点是自觉痛苦,剧烈难忍,常持续达数年之久。痛苦也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痛苦。发生在头面部的损害严重可毁形,出现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失明、听力丧失、面瘫等。 2 诊断要点 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24)、《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 4 版)》,有流行病学史,结合抗 HIV 阳性,经 WesternBlot 确证试验证实符合以下诊断标准。2.1 疾病诊断。中西医对本病名称虽然不同,但是临床诊断标准是没有分歧的。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家技术标准局,GBT15657-1995);西医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年),均以成簇水泡沿身体单侧(神经)呈带状分布,开始红斑,继则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成群的水疱。伴见神经痛,甚至为持续性、严重的痛苦最多。其他并发症包括三叉神经累及导致失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本病可见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各期。其典型的带状疱疹诊断并不难,但是相当部分患者开始出现某部位皮肤或肌肉痛苦(烧灼样、跳痛、刺痛不一)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并没有考虑带状疱疹而耽误了积极治疗,几天甚至两周左右才出现典型疱疹,临床容易忽略,特别需要注意。可以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CD4、CD8、CD4/CD8比值、HIV 病毒载量,但是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没有意义。Tzanck检测显示为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但不敏感,不能与单纯疱疹病毒区别,除非行病毒分离(3~5d)、病毒培育或 FA 染色(1~2h)。特别注意:发现感染者合并带状疱疹,应该进行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 查 , 注 意 眼 底 病 变 和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病 变 。 2 . 2 证 候 诊 断 。2.2.1 皮肤损害期肝胆湿热证:皮损斑色红,水疱多而胀大,疱壁紧张,痛如火燎,烦燥易怒,夜寐不安,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热重者口干、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干结。湿重者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