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历史一、质量检验的历史质量检验,包括船舶检验,作为一项管理手段,它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产生、进展起来的。 (一)质量检验的产生和进展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对所制作的器物的质量有所意识,开始对石器进行极为简陋的检查。 在古代,制造工场的规模都很小,罕有超过12人的工场。由工场主主持所有的生产活动,包括监视和检验产品的质量。那时,基本上没有专职检验员。 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工场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工场主亲自承担全部管理事务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由工场主的助手,各生产领班来分管检验。检验是一项费时较多的工作。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检验工作量超过了领领所能支配的时间限度,就产生了专门从事质量检验工作的专职检验员这一岗位。 关于最早出现的检验员,在国外,在埃及的塞增斯(Thebes)城发现的公元前1450年建造的墓上的浮雕,描绘了检验人员在检查加工后的石块的平面度。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四面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文献上已有了有关质量检验的记载。例如,在《周礼?考工记》一书中就有“命百工审查五库器材,审曲面势,以饰五材和以辨民器”的记述。 工业革命导致了大型公司的产生和进展。随着生产的进展和检验员人数的增加,这种趋势促使工厂的管理发生变化。在本世纪初,泰勒(E.W.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策划”(相当于科室职能)与撝葱袛两者要分开。改变的根据是,在那个时代,工长和工人缺乏制订计划应具备的知识。泰勒提出将制订计划的工作交给工程师和经理,而工长和工人的工作就限于执行计划。泰勒制在提高一产率上获得极大成功,被美国各公司广泛采纳。但是,也产生了副作用,打乱了原来的质量与生产率间的平衡,质量的优先地位被削弱,不合格品上升。于是,高层管理者把检验员从生产部门抽调出来。这样,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于生产过程各环节、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也就开始划分出来,以验证撝葱袛的结果是否偏离标准。在泰勒制的推动下,企业中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质量检验部门相继出现。 我国是一个造船古国。早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曾七次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开创了国际航行的新纪元。在船舶检验方面,也有辉煌的过去,但是作为近代的企业质量检验体制,还是出现在50年代。在50年代初期,我国的大、中型造船企业都纷纷设立了质量检验部门,并相应地建立了计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