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一、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始重视舞蹈中的情感教育,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学模式,基本都是老师为中心的言传身教的方式,而且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往往过于重视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对于舞蹈中潜在的情感则容易一带而过。这种模式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对于学生制造力的提高是不利的,而且学生往往处于应付进行训练,达不到老师的目标。当前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跳出的舞蹈饱含热情而非机械的模仿,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舞蹈基本训练非常艰难,为了练好某一个动作,老师会要求学生反复的练习,不断地重复。再加上舞蹈老师已经深化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念,虽然现在很多老师都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不利,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大部分的舞蹈课堂教学依旧是利用这种单一的模式进行。另外,由于当前舞蹈行业中的竞赛很多,在评分的时候基本都是要求技术过硬,很多评委对学员点评的时候,直接对其技巧的施展进行评价。这种情况更加助长了舞蹈教学中技术为主的风向。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为了给学校带来荣誉而急功近利,一味的要求学生进行技巧方面的训练,使他们成为舞蹈的机器,没有了情感的润色,再高的技术也不能带给人们感动。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笔者认为,与其把舞蹈说成是一种技术,不如说,舞蹈是一种倾诉,是舞者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把情感传达给受众的过程。假如舞蹈不能把情感倾诉出来,或者倾诉的情感与作者相违反,那么舞蹈教学就是失败的,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有必要把技巧与情感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严格遵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之以行的原则,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认同舞蹈教育的需求,进而引导学生的舞蹈知识朝着预期的教育目标进展。 1.动之以情 对于舞蹈老师来说,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应使学生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作品,把舞蹈的形象确定下来,即上述的舞蹈想要倾诉的情感是什么方向。想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则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抓住,通过引导激发出他们对舞蹈作品的情感认识。其次,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欣赏一些能够打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向上的作品,引起他们的思考,使他们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舞蹈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