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观的精要之一。本书分别从期望理论和目标管理、员工参加和授权激励、组织环境和文化激励、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职业生涯和培训激励、组织再造和工作设计激励以及团队管理和榜样激励等不同层面,对管理者如何进行员工激励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第一章 期望理论和目标激励技能点 1 如何实现期望与激励的统一 主 题 词 员工激励·期望理论和目标激励·期望与激励统一 适用情景 当要明确期望与激励的关系、作用及影响时,查看此技能。 7 技能描述 当某一需要还未得到满足时,人们便会对它产生期望。利用期望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激励因素,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目标。那么,期望怎么会产生激励因素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作用及影响呢?这正是应用期望理论激励员工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下图是一个简化的期望模式,下面将以此为基础进行说明。 简化的期望模式图 ? 个人努力是产生绩效的前提 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有实现个人工作绩效的可能性。而这种努力又关系到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成效,个人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满足。假如做一件事情会带来很大的期望,并且经过努力有较大的实现可能性,这样就会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产生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大。 ? 组织奖励需与个人绩效挂钩 个人达到一定的绩效水平能否得到组织的奖励、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奖励,这也是激发员工个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若好的绩效能得到组织较多的奖励,那么员工同意付出的努力就会越多;若绩效与奖励并无必定的、实质的联系,那么员工付出努力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 满足期望才能激励员工并实现目标 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得到组织的认同,组织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与期望,协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这些都是期望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 总结以上三种关系,即为:当员工认为努力能带来良好的工作绩效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良好的工作绩效又会带来组织的奖励,如加薪、奖金或晋升等;同时,奖励又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由此可见:激励的出发点是看行为的结果是否有效价。假如有效价,才能激励人们实行行动;假如没有效价,则不能激励人们的行动产生。 9 牢记要点 实现期望与激励的统一需把握: _ 个人努力是产生绩效的前提 _ 组织奖励需与个人绩效挂钩 _ 满足期望才能激励员工并实现目标 松下幸之助常常向员工提出非常现实的期望,使公司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