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总则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法律规范和标准等。1.3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1.5 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实行的预防措施。5.4.2 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4.3 信息报告与处置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a)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5.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进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5.3 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 信息发布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7 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