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星美凯龙模式对于车建新和他一手创办的而言,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差一点儿就可以称作“完美”。“这是我们增长最快的一年”, 红星美凯龙董事长兼总裁车建新说。在车建新描述的“增长最快”的这一年里,跨国家居连锁卖场和百安居纷纷选择关闭部分中国店铺,毕竟 2024 年有一个商业集体低迷的开年。从一年后红星美凯龙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这猜得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的年份里,红星美凯龙新开店数达到了 20 家 ,并且实现销售额达 313 亿,年增长近 20%。数据令人满意,但是,“意外”发生在了年末。2024 年 12 月,红星美凯龙调高南京卡子门店 2024 年租金水平,引发商户抗议;紧接着,一份向部分品牌商收取 280 万保证金的协议外流,继而遭到华南七家家具行业协会的联合公开抵制。突如其来的“涨价门”和“加盟费门”,使得车建新和红星美凯龙遭遇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质疑声浪。面对争议,车建新难掩“委屈”。“我们还很小,在美国,家得宝所占的市场份额大概是四到五成,我们的销售额只相当于人家的 1%,而且在国内市场份额可能也只占有 2%、3%。”而在美 [0.18 0.00%]平投资集团(下文称:华平)董事总经理迟淼看来,这可以算是一次共振波,华平在 2024 年中 2 亿美金投资于红星美凯龙,迟淼是这笔投资的主投资人。所谓共振波,意指关于红星美凯龙欲并购吉盛伟邦的市场传闻,叠加上述的战略合作协议,所引发的上游供应商的焦虑。供应商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本土家居流通业商业模式的拷问和新思考,首当其冲是近年来快速扩张的第一大终端平台——红星美凯龙模式:随着这家公司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布局和管理升级,坐收租金的单一盈利模式后劲足么?红星美凯龙是否会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类集市”的家居卖场的业态?它是否会改变此前简单的“租商铺”的厂商关系,走向家得宝式的自营模式,并成就一家独大的超级渠道商地位?对于这些问题,车建新的回答显得有些保守;相呼应的是迟淼的看法,“自己做供应链这种模式,完全需要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力,起码 5 年之内很难去做。现在就是把这个平台做好,以后可能才同意尝试。”但毫无疑问,车建新所想的则一点都不保守,他曾经投资约 3 亿聘请日本爱知世博会设计师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未来家居展览馆,过去一年多时间内,红星美凯龙在尝试的是一个以家居产品销售为主的,囊括餐饮、娱乐项目在内的更为综合体的购物广场。而在此之前,车建新的“不保守”,曾经让他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