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_第1页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_第2页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_第3页
管理理论的进展与我国企业管理讨论的任务经过一个世纪的进展,管理学从朴素走向科学,边界得到了拓展,容得到了充实,方法得到了更新。管理学朝何方进展,中国企业管理讨论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是管理理论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进展的历史回顾 每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进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环境。18 世纪到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与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20 世纪初到 30 年代,以泰罗(F.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 Fayo1)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M. Weber)“组织理论”为代表,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讨论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讨论效率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反映了当时欧洲和美国社会的生产力进展到一定的阶段对管理上的要求。 20 世纪 30 年代初,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讨论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理论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讨论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A. H. 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D. C. 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D. M. McGregor)的“X 理论-Y 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进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管理理论迅速进展,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犹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林立丛生。孔茨(H. Koontz)将之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 6 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德鲁克(P. F. Drucker)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案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巴纳德(C.Barnard)为创始人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与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又增加了系统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