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第一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学习教育管理,有必要先对上一世纪以来的管理理论演变有一大概了解,这对我们认识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行为十分有帮助。 上一世纪以来的管理理论容丰富,流派纷呈。为了便于介绍,一般的教科书通常将这些理论分成三个阶段,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或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上述几种分法都有道理 ,只是所站角度不同罢了。其实所有的分法都只是相对的。参考有关教材,特别是联系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也许较适合的分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结构主义、行为科学。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初,由于其迎合了当时生产力进展的需要,也为现代工厂制度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十分盛行。古典管理学家阵营十分强大,有美国的泰罗、古利克,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英国的厄威克等。虽然这些人在论述管理过程时测重点不同,如泰罗强调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法约尔注重管理的一般过程和原则,韦伯考察行政组织的一般特性,古利克和厄威克则总结管理的各项职能,但就他们的思想倾向来说却是非常接近的,故学术界把他们归于同一流派。 古典管理学派的基本主是: (1)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 (2)分工和专业化,认为这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 (3)统一指挥,即组织部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的指挥。 (4)工作标准化,将工作细分成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 (5)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 (6)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处制度。 (7)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 古典管理学派的以上主,有其积极意义,在当时被社会各界的管理工作普遍采纳。一直到今日,古典管理学家所提倡的那些原则仍在广泛应用,并被人们看作是“管理实践的最好的思想基础”。当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典管理学家也有其不足,就象有的学者评价的那样:“他们试图仅仅以理性术语来说明管理的任务。他们视个人和组织为无关联的单位,并强调正式组织结构而不承认非正式组织结构的存在。通常他们并不收集客观和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假设,而是根据经验来进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