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类型与其相关案例(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长期决策:一个人决定成为一名顶尖科学家,短期决策:这个人为了成为顶尖科学家,目前决定首先考一所著名大学。(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某涂料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做出坚持涂料工艺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即任何一个产品创新的实现首先必须依靠工艺创新去实现,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整合才能保证一个新品的完好高效,低成本地落地。战术决策:涂料企业为实施工艺创新支持战略,做出支持供应商、协作商的技术创新,从而达到努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人数,提高技术质量保证,进而推动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和档次化的战术决策。业务决策:为进一步执行创新的战略,涂料企业组建科研小组,并对科研进度进行了安排和监督。(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人民代表大会做出的决策是集结众多人大代表针对国家事务做出的决策是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巨人集团曾在国声名赫赫,企业的平均进展速度达到 300%,更有甚者说达到 500%。巨人集团靠电脑软件起家,到 1994 年已经达到总产值近 8 个亿,足跨电脑软件、房地产,生物工程三大产业。然而,到 1997 年 1 月时,巨人集团却爆发了全面的危机。巨人集团由极盛而到极衰,原因来自很多方面,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在投资巨人大厦上一系列非理性决策。 巨人集团初始计划投资兴建 18 层的巨人大厦。在一念之间又改为 38 层,后来又改为 54 层,并不断加高,从 54 层到 64 层到 70 层,设计投资额也从 2 亿增加到 12 亿。巨人大厦一再加高,这中间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一系列决策的变化用史玉柱的话说“完全是头脑发热的结果”。 大厦由 54 层加高到 64 层时,决策依据只是设计单位的一句话“由 54 层到 64 层对下面基础影响不大”。当决定由 64 层加高到 70 层时也未经过严密的论证,对地质条件也未曾考察。结果施工时,发现巨人大厦处在三条断裂带上,为解决断裂带积水,大厦支柱必须穿越 40~50 米的沙土而达到岩石层,打进岩石层 30 米。多投资了 3000 多万元。由于在此地基上面的原因,当 70 层的地基打完时,所筹楼花已经用尽。巨人集团只好从生物工程方面抽取资金。由于过量抽血,使得维护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无法到位。生物工程这个产业开始萎缩。到 1996 年 7 月以后,生物工程,保健品销量急剧下降。史玉柱发动一场秋季攻势,力挽颓势,也未奏效。巨人大厦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