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容器一、电容的定义两个导体被绝缘体分开而相互靠近构成的总体,称为电容器,简称电容。用字母“C”表示,存储电荷的容器。二、电容的单位法拉 法“F” 微法 “UF” 纳法 “NF” 皮法 “PF”1F=106UF 1UF=106PF 1UF=103NF 1NF=103PF三、影响电容容量的因素1、 极板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容量越大,反之,容量越小。成正比2、 极板间的距离有关:间距越大,电容容量越小,间距越小容量越大。成反比3、 跟介质(绝缘材料)的薄厚有关:绝缘性越好的容量越大,而介质越厚,容量越大,反之越小体积大小与电容器容量大小无关,体积越大,电容容量不一定变大。四、电容器串并联1、 电容串联把两个电容或两个以上的电容器首尾串联在一起,组成串联电路(1)电压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U 总=U1+U2(2)电流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 I 总=I1=I2(3)容量电容器串联,相当于增大了极板间的距离,总容量减小,比其中最小的容量还小。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分电容容量倒数之和:1/C 总=1/C1+1/C2C 总=C1×C2/C1+C22、 电容并联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器头与头尾与尾并接在一起组成并联电路(1)电压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 U 总=U1=U2(2)电流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之和 I 总=I1+I2(4)容量电容器并联,相当于增大了极板的横截面积,总容量增大总容量等于各容量之和 C 总=C1+C2五、电容器充放电原理1、 容器充电(1)定义:电容器从无电到有电直到饱和,这种过程称为电容器充电。(2)原理当电容器接通电源瞬间,电源开始向电容充电,电源正极向正极板提供正电荷而电源负极向负极电荷。电容器两端电压由小到大变化,电容器两端有电流产生,随着电压的升高,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电位差逐渐减小,电容两端电流逐渐减小,总电容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电位差为“0”。电流为“0”。电容器饱和。充电过程结束。充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是由小到大变化,而电流是由大到小变化。2、 电容器放电(1)定义:电容器从胡电到无电,这种过程称为电容器放电。(2)原理如图与负载(灯光)相连时,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容器正极板正电荷经过负载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灯泡亮)。随着电容器中的电荷逐渐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逐渐降低,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容器中电荷全部消逝,电路中电压为“0”,电流为“0”,放电结束。放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是由大到小变化,电流是由大到小变化。六、电容器特性通交、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