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客户一、民航禁折令与两类市场 关于机票禁折令,我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观点: 网友一:机票降价,这可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可偏偏社会上和媒体上大惊小怪!降价本是航空公司自己的事,何须他人操劳,美其名曰为整顿秩序。问题的症结在于政企不分。国家再也不应将各大航空公司大包大揽,只有将他们放出去,让他们自由竞争。到那时,中国的航企才有希望,中国的民族产业才有希望。 网友二:公款消费的旺盛促使机票价格提高,高价远离了基本的工薪阶层。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定价都应该考虑为全国多少人服务,能得到多少中国人赞同,不要只为自己追求利润。无利不对,利太高也不对,利只能一点一点积累。 网友三:1998 年的民航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价格大战此起彼伏,导致当年全行业亏损。在这种情况之下,民航总局在 1999 年出台了禁折令。当时大家以为只是暂控制局面的措施,不久将会取消。但一晃三年了,禁折令仍在生效。禁折令的出发点是好的,控制住了民航业的混乱局面,同时反映了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作为民航总局而言,想放开价格又怕航空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重返 1998 年的混乱局面。再者航空公司都负债经营,成本很高,放开票价对民航的扭亏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只好长期对航空市场用行政手段来控制价格。所以从此次六公司进言的情况看,禁折令不会很快解除,正如手机的单向收费不会很快实施一样,仍需等待一段时间。 民航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的营销制度。航空公司之间依赖价格进行竞争而没有考虑客户的真正需求。其实,航空市场可以细分成两类完全不同的市场,一类是消费者市场,另一类是大客户市场。我们来看看这两类市场的何不同: 1、购买者 消费者市场的客户是家庭或者客人;大客户市场的购买者是机构,例如企业、政府、军队等各种团体。在中国,乘飞机旅行的主要是公务人员,所以超过一半的机票是被大客户买走了。根据购买者的不同,每个公司开始运营之前都要设置不同的销售系统。 2、采购额 因为普通消费者财力有限,在一年之内的采购金额也十分有限。大客户则根据业务的需要,会有很多的采购。例如,一个普通消费者一年顶多花几千万元的机票。 IBM 有上千个销售代表,每个销售代表平均一年出差十次,一年就要采购两万张机票, IBM 大约需要两千万元购买机票。案例 5:禁折令 2001 年,航空公司的机要打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民航总局为了防止亏损而禁止打折,另一方面航空公司为了票源又网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