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为保证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公共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使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实施紧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损害和财产损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急救援综合管理和抗击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编制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一、本项目部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1)自然灾害。洪涝、风雹、火灾等。(2)事故灾难。施工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3)公共卫生事件。疫病、地方病、传染性疾病、流行性疫情等。(4)社会安全事件。反动势力和“法轮功”、 群体打架等社会治安和重大刑事案件等。以上突发事件多且相互交叉和关联,对引发的次生、衍生突发事件,应统筹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 级(特别重大)、II 级(重大)、III 级(较大)、IV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具体划分按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标准确定。项目部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坚持以下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专群结合。把保障员工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与其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普与突发公共事件基本常识,实现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和应急救援水平。(2)依法规,以防为主。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制度化、规化建设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进展全过程的综合预测分析和应急处置能力。(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项目部统一领导,项目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未达到本预案启动条件的突发公共事件,视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专项预案。二、突发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保证体系 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突发公共安全现场救援小组、突发公共安全现场保护小组、物资供应小组、社会调解小组、善后处理小组、事故调查小组。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