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大厚本数据的 6 个关键点这些天,考生家长都在研读大厚本(《招生专业目录》五一后会发到考生手中)。每届考生在使用大厚本时,都会遇到不少问题,尤其是今年的北京考生家长,会产生新的疑问:今年北京本科志愿进行了调整,往年的数据还有多少参考价值? 大厚本汇总了近三年全国各高校在京招生录用情况的相关数据,可以如实的反映出各校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学生的报考情况、学校的层次等信息。所以即使今年北京高考志愿进行了调整,对考生家长来说,大厚本仍然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 高老师博客再简明扼要的为考生列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便考生更准确有效的使用大厚本: 1.读说明。翻开大厚本,考生家长会发现每所院校上方都写着“计划招生人数”、“每一志愿专业报名数”、“第一志愿一专业上线数”等内容。有些考生可能不太清楚这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其实,这在大厚本目录前的出版说明里都有详细的解释。考生家长在使用大厚本前要先看看这一说明。 2.定好位。考生还要结合平常和模考成绩,先给自己定好位。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应层次的院校,让“厚”本变“薄”。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你是一本线上的考生,就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一批院校的筛选上,花少量时间选择二批院校,至于三批院校就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了。 3.看坐标。大厚本第一页的表格中,近三年各批次的录用控制分数线,是一个参考坐标。另外,在大厚本的最后两页附录了近三年北京市考生分数分布情况,这也是最权威的全市排名,考生家长可以参照使用。假如脱离这两个参考坐标,只看各校每年的录用分数,是非常盲目的做法。 4.会参考。考生在看各院校及专业的录用分数时,不拿人数分布较少的高分段和低分段做参考,“去两头看中 间”更保险。当然,有些院校招生人数少,或者有招不满的情况,看某一段或几段分数就可以了。还有,不要将模考成绩直接与“大厚本”“对号入座”比如某考生 一模考了 550 分,就去大本里找 550 分能被哪些院校录用,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参照模考后区里的划出各批次参考线,分析出自己比批次高多少分,再以 此寻找相应层次的高校会更有针对性。 5.找规律。考生和家长不能仅参考某高校一年的录用信息,三年的录用信息都要进行仔细分析,从中找出规 律。比如,你可以对比某所院校录用分数与该批最低录用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假如分数差一年小一年大,就说明该院校是一年冷一年热,假如分数差一年比一年 大,就表示考生报考该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