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电视融合分析论文 但是,假如我们把电视、录像带和光盘上的电影也考虑进去的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人数是减少了,但是实际看电影的人数并没有减少,而且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从电影、电视、录像带和其他音像制品的市场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现象中可见一斑。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好莱坞的大制片厂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但是,到 80 年代末,它们重新恢复了经济和财政上的良好状态。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好莱坞大制片厂逐渐适应并开发了新的录像带和收费电视的市场。这些新来源的收入很快就超过了剧场放映的收入。1980 年,从剧院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 76%,但是 1990 年,这些收入只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 32%。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收费电视的收入则从 4.8%上升到 9%。更富戏剧性的是:录像带的收入则从 1%上升到 45%(《银幕财经》1993)。(注:见《银幕财经》,“制片厂收入在 1993 年将成长 6.9%”(1993 年 5 月 5 日,第 8—13 页)。)因此,当同一时期电影票的收入在美国以及全球呈下降趋势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人看了,而只是意味着它更多地出现在小屏幕上。 这意味着,从 1895 年电影第一次公开放映以来,电影——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录像带上——现在更多地是从家庭的电视机上观看,而不是在剧场里观看。那么,这个变化重要吗?它对于理解当前电影的状况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考察一下有关电影和电视的关系进展得越来越紧密的种种分析和辨论,以及考察一下把这种进展看作是有“失”也有“得”的种种观点。 经济 以上分析显示,电影和电视融合的推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力量。虽然电影和电视常常被看作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互相敌对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复杂的和多变的。威廉姆•拉弗蒂认为:“和传统的认识相反,电影和电视的经济关系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注:见威廉•拉弗蒂的“电影和电视”,载加里•爱杰顿编辑的《共栖中的电影和艺术:参考指南》(纽约,格林伍德出版社,1988)。)他把这种关系一直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好莱坞为了掌握潜在对手的进展,同时探究在剧场放映电视的潜在可能性,就投资于电视、广播和传播网络。但是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反对,这些策略没有成功。因为联邦通讯委员会当时就已经担心电影工业中的垄断倾向。后来,在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