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讨论与探究罗楚春[摘 要]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和进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进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本文在对学校实际进行调查讨论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由教育的生命观和生命教育观两个部分构成。教育的生命观包括:生命是整体的存在,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生命进展是自主的和主动的;由此推演出生命的教育观: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的进展、尊重生命与其进展历程中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生命教育应从构建大德育模式、加强课程改革、营造校园文化、创新学校管理入手。[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观;生命教育观;探究[作者简介] 罗楚春,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老师,教育学硕士 ( 518052) 一、生命教育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进展的教育。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与进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进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将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进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还给每一个老师?是本项目讨论的出发点。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意图,是想在学校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构起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生命教育的办学模式。 2024 年 8 月,南山区教育局讨论决定,将松坪中学与松坪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的松坪学校。合并后的松坪学校将向何处去?办学思想如何定位?改革路径又如何设定?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回顾八年的办学历程,两校曾对教育改革作过许多探究。原松坪小学进行了八年的主体教育的实验讨论,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育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制造性”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对合作性的师生交往模式参加式的班队活动模式、赏识性的激励教育模式、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化的讨论,先后积累 350 万字的科研成果。原松坪中学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探究,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所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的讨论与实践,其成果处于全国实验区领先水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