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管理的误区与对策主讲:师学院 廖圣河一、班级常规管理的总体情况与对策二、教室布置的误区与矫正三、座位编排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四、班干部培育任用中的误区与对策五、课堂纪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六、班级活动的误区与对策七、班主任家访的误区与对策八、家长会的误区与对策九、处理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十、操行评语的误区与对策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班级管理体制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等,班级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效益和育人的效果。常规管理既是一种管理对象,即对班级各种常规实施管理,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即通过常规,运用常规达到班级整体运行常态化的目的。可以说,班主任的各方面工作都渗透着常规管理的容。常规是班级学习、生活、休息的最基本要求,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班级常规管理是对班级学生一般因素、通常状态的管理。班主任抓常规管理,就是在班级建立基本的秩序,为全班学生制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一、班级常规管理的总体情况与对策目前各类学校的班级管理,一般情况下实行的都是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传统班级常规管理模式中,管理主体主体与管理对象缺乏一定的均衡制约机制: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几乎对班集体的一切都无权干涉,纯粹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作为管理主体的班主任,虽然没有社会组织中那种明文规定的行政职权,但对班级学生具有“生杀大权”却是无可争议的(聚表扬批判、座位安排、“职位”升降等无数权利于一身)。传统班级常规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是:(一)家长式管理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为了所有的学生、所有的事情,而且在所有的场合都忙个不停,班干部只不过是一种传声筒、放大器,班级的其他学生更用不着动脑子,“反正都安排好了,跟首做就行”。于是在实际班级活动中,班级管理往往就是“班主任用脑子,班干部动步子,学生则转圈子”的局面。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与其说是在管理班级,不如说是在全方位“看管”学生,每天从早自习到放学一步也不离开学生,包括:看管学生早读,看管学生做早操,看管学生午睡,看管学生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看管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甚至科任课,班主任也要坐在教室后边盯住学生。在这种严格的看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