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广区卫计〔2021〕号**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的通知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有效识别、预防并控制此类疾病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巩固我区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决定在全区继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现将《**区 2021 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并于 2021 年 5 月 31 日前将各单位责任科室及责任人报送至区疾控中心慢病科。附件:**区 2021 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二 O—六年五月十九日主题词: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方案通知抄送: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21 年 5 月 19 日印附件**区 2021 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为我区将来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一)建立持续、高效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二)为分析评价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二、监测对象辖区内户籍人口的新发病例。三、监测范围2一)监测病种: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报告病种。1、脑卒中(160-164)(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1)原发性脑实质出血(161)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和)脑室内出血。(2)脑梗死(163)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3)蛛网膜下腔出血(160)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4)未定型卒中(164)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医师已作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能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⑴⑵⑶类的卒中病例。2、冠心病(1)急性心肌梗死(121)(2)心脏性猝死(146.1)(二)非监测病种如果是以下疾病或由于以下各种情况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则视为非监测报病病种:1、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3、冠心病其他类型;4、严重的颅(脑)外伤;5、肿瘤,如原发性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