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平行线》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设置“观察”、“讨论”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多交流,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2、本节课的学科特点: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初步接触了平行线,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观察、画图和讨论,共同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从未接触过反证思想,因而对于平行公理推论的理解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平行公理推论的说理。3、设计思路:4、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1、注重对学生几何学习兴趣的培养。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3、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2/6二、教法学法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法和学法:1、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情景,鼓励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2、探: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模型,动手画图与合作讨论,共同探索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同时,通过设置拓广探索、应用延伸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3、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紧一点,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使学生的兴趣高一点,自信心强一点”,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索,乐于创新。4、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同时,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教学,向学生初步渗透反证思想。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3/6(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