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求—第二阶段提要求 6-M在无辅助下(除了“你想要什么?”)能要求 20 种不同的缺少的东西(如:当给予蜡笔时,能要求纸张)(E)例子:孩子在玩培乐多彩泥组时,想做一个星星的形状,但是这个星星的模具被拿走了。当被问:“什么没有了?”时孩子是否能要求缺少的星星的模具?如果孩子喜欢用吸管喝果汁,给他一盒没有吸管的果汁来测试他是否能要求需要吸管。提要求 7-M能要求他人发出 5 种不同的行为或为享受渴望活动所需但又缺少的行动(如:要求打开门以到外面,在秋千上时要求推)(E)例子:孩子坐在秋千上而且想要人推他时能要求“推我”。孩子想到外面去玩并站在门边时会提要求“开门”。孩子喜欢看陀螺旋转并能要求“转”。孩子因为喜欢被大人或者同伴追逐而能要求“抓住我”。提要求 8-M能提出 5 个不同的要求,其中至少要包含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单词(不包括“我想要”)(如:跑快点、该我了、倒果汁)(TO:60 分钟)例子:孩子说:“开门”,“没有鞋子”或“说晚安”。提要求 9-M自发性地提出 15 个不同的要求,(如我们起玩、打开、我想要书)(TO:30 分钟)例子:在没有大人的任何辅助下,孩子就能提出诸如“蜘蛛侠在哪里?”“我要起来”“该我了”“要多一点果汁”的要求提要求 10-M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提出 10 个新的要求(如:没有正式的提要求训练就能自发地说小猫在哪里?)(O)例子:当一个孩子拿起纸风车并朝它吹气,所观察的孩子在没有得到提要求训练的情况下说“转风车”。这个孩子或许能够命名和听觉辨别“转”,但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要求过转风车。命名—第二阶段命名 6-M当别人问“这是什么”时,能命名 25 个物品(如:书、鞋、汽车、狗、帽子)(T)例子:当大人举起一个玩具汽车并问孩子“这是什么?”,他能说“汽车”。当大人指着鞋子并问孩子“那是什么?”,他能说“鞋子”。命名 7-M通过测试或参照已泛化过的清单,能对 50 种物品的各 2 个不冋的例子进行泛化命名(如“命名 3 种不同的汽车”)(T)例子:在孩子学会命名一个小的黄色塑料汽车之后,通过测试来看这个行为是否能泛化到其他可称之为汽车,但看起来又有所不同的物品上(如不同尺寸、形状、颜色、图片等)。命名 8-M当别人问“我在干什么?”时,能命名 10 个动作(如:跳、睡觉、吃东西)(T)例子:当大人跳上跳下时问“我在干什么?”,孩子说“跳”。当大人滚球时问“我在干什么?”,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