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执教的《去年的树》听课感悟语文,触碰心灵的艺术《去年的树》听课感悟最打动我的,是江南才子王崧舟执教的《去年的树》。从来没有想过,如此浅近的童话故事,可以解读出如此深厚的感情,可以解读出如此丰富的语言运用技巧。课堂充满诗意,听着,看着,仿佛欣赏一出优美动人的音乐剧,结构分明,旋律优美,语言动人。让我由衷的感叹:语文,真是一门触碰心灵的艺术。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就是运用。语文是基础,是底色,文本中语言文字、思想感情、文本形式(怎么写)、文本内容(写什么),要有一个内容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完整过程。《去年的树》完整的诠释了这一概念。一、反复朗读,实践感悟语文课程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其最本质的特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课堂实录:师:孩子们,《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听一个唱,多好的日子!美美的读一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鸟儿给树唱歌,会在什么时候呢?生:早晨。中午。黄昏。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师:会在早晨,会在中午,会在黄昏,这一切,你们是通过哪个词语发现的?生:天天。师:就是这个天天。请你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这个“天天”要读得肯定,再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正是这个“天天”,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看哪,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鸟儿——生: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生: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这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多好的日子,多好的朋友。再读。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这就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读着读着,你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