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顺应国家课程改革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7 年版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六项数学核心素养。但到目前为止,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少。数学的显著特点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思维的核心形式是数学抽象思维。数学抽象思维素养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位于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首,它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抽象思维素养是指通过定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来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素养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抽象思维可以使学生从数与数和空间形式里抽象出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观。运用数学抽象思维方式解决有关问题,有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阻碍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形成的因素高中生必须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数学的学习应当融入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自身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调查某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影响学生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共发放了 300 份问卷,其中回收了 282 份问卷,有效问卷为 282 份,无效问卷为 12 份。问卷内容基于数学抽象思维素养的基本内容、基于大量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文献,本调查表是结合数学抽象思维素养的评估标准设计而成的。问卷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高中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水平及其学习是否具有主动性、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和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及高中生的课堂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高中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素养的现状以及阻碍其形成的可能因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高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策略。从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发现,高中生抽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学生思维存在懒惰性 2图 1 高中生对数学课的认识如图 1,大约有 28%的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感兴趣,然而有大约 49%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点比较抽象,还有 15%的同学虽然努力进行学习但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升,他们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绩不成正比,甚至有 7.45%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太过于枯燥,没有趣味。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只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