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摘要 高中地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研究——以“固体废弃物”议题为例摘 要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多的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相继出现,如转基因食品、全球变暖 食品添加剂等议题。这些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科技本身存在着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个体对同一议题具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因而产生了社会性争议。由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而产生争议性议题,称为“社会性科学议题”。 当下及未来,社会性科学议题频发,科技发展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顺应时代潮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课程标准也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对科学教育提出了也新要求,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在科学教育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展开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研究也势在必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展开了研究,探究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围绕“固体废弃物污染”这一议题,开发地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案例,以此创新地理课堂教学。为日后在教学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提供了模板,也为后期展开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运用教学实践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在高中地理课堂进行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与别人交流思想、表达态度和观点的方式,建立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除此之外,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还能够培养青少年践行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二)高中地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在本次研究中,提出了地理教学中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设计的思路,把设计思路转变为教学方案,并且将教学方案付诸于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观察和课后对学生的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喜欢并支持地理课上进行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学生在经过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之后,对议题的态度发生转变;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应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对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这种方式持支持态度,认为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的意愿,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