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摘要】研究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我监控量表和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选取福州市两所中学学生共 408名,探究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2)女生的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及他人导向显著高于男生,自我导向显著低于男生;(3)初一学生的述情障碍和情感辨别困难显著高于初三学生,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显著低于初三学生,高自我监控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的自我导向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4)农村学生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高自我监控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5)非独生子女的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体水平、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6)初中生述情感障碍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他人导向显著正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高自我监控显著负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初中生自我监控对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起调节作用。【关键词】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社交焦虑1 前言1.1 问题的提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也是个体人格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正处于这个特殊的阶段。在该阶段,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发育,虽然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相对于生理方面的发育速度而言则较为缓慢,由此可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带来许多特殊的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危机,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焦躁。初中生需要一些能相互述说烦恼、倾诉心事、交流思想和表达情绪的伙伴,同伴关系逐步发展,社会交往成为其在该阶段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了述情障碍的特征,无法很好地识别、描述自身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可能使其对社交情境产生焦虑和苦恼的情绪体验,甚至有可能会对社交情境采取回避行为,从而影响其社会性发展。同时,由于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述情障碍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程度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自我监控热证,随着社交场合的变化,自我监控个体的适宜性也会变化,社交焦虑水平也可能因此而产生一定变化。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三个研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