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学论坛 2016 年 6 月第 20 卷第 18 期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梁翠萍(朔州市朔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朔州 036000)克以及心率失常等并发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据调查显示,心肌梗死患者产生抑郁的概率高达 30%[5],并且老年人常伴有失眠与孤独等问题。而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会对患者康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病情监测与患者抢救等,而面对患者心理方面的焦虑与抑郁问题,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针对其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孤独感[6]。通过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使得患者树立起疾病治愈的信心;通过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多做换位思考,为患者提供更为贴心、周到的护理,获得患者信任;通过在言语交流的基础上,适量进行肢体接触,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并减少抑郁情绪。研究发现,触摸护理还能够稳定患者心率,调节循环系统,降低舒张压,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7,8]。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指导,使得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了充分的认识,并通过对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来预防病情的发作或治愈后复发;对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能够使患者治愈回家后,获得更为科学有效的家庭护理。还可以通过向患者家属讲解心理问题对该疾病的影响,使得患者家属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增加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从而消除患者因年龄与病情所造成的孤独感。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针对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更能够获得患者的认同与信任,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展开深入沟通与交流。2 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焦虑与抑郁情况差异不明显,而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试验组在 SDS、SAS 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患者病痛,促进其康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锦秀,姚祚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2076- 2079.[2]刘瑞霞.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2):135- 137.[3]刘红平,戴红果.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600- 3602.[4]王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