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结构为中心的城市转型升级[ 摘要 ] 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 关键词 ]城市转型 制造业和服务业 产业结构 技术升级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一)我国城市转型升级的提出背景当今时代,全球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世界超过一半人口聚居在城市里。城市作为人类集中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活动的空间载体,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动源、经济增长的引擎、文化发展的平台、权利决策的中心、对外联系的节点。因此,随着如今全球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日新月异背景下,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1]而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当今我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正在出现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向,区域、城市间分化、固化与强化动向复杂并存。各种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组合以及其相互的经济关系推动了我国城市转型升级的进程,使得各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此活动。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转型升级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整体社会进步来说意义重大。(二)我国城市发展特点从我国一些城市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方面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流动出现新的动向:中部地区、部分行政等级城市人口流入增加。第一,城市人口增速在区域空间和城市行政级别层面上出现分化。第二,人口流向发生部分逆转,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开始增加(与以往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集中不同)。第三,长三角等东部地区成熟城市群的多中心化显现,中西部城市群单核集聚进一步强化。而从城市群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由于人口流向出现的部分逆转,一些城市群及全国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化愈加明显,而且对经济空间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一是由成熟型、成长型和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