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结果差异性分析开展阅读策略前后学生的成绩是成对出现的且是相关的,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假设开展前学生的成绩为序列 X,开展后的成绩为序列 Y。所以就能消除不同学生间诸方面的差异,仅剩下阅读策略的影响。又学生成绩一般服从正态分布。从而我们可以把看成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其中就是开展阅读策略的平均效果。开展阅读策略是否有效,就归结为检验如下假设 因为为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样本,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的特殊情况,若,得到原假设的显著水平为的检验的拒绝域为。这个检验通常称为成对 检验。对表中学生成绩处理:,查表得。因为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开展阅读策略前后学生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又>0,即开展阅读策略后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开展阅读策略以来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习惯的改变有一定的帮助。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将差异标准定在 5%以下为基本无差别;5%—10%为有差别;10%—20%为差别明显;20%以上为差别非常明显,然后按此标准进行差别原因探讨分析。1、你对生物课感兴趣吗?为什么?表格 1 对生物课的兴趣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备注第一次人数1162563有 8 人这题未做选择百分比(%)56.712.330.9第二次人数1302456有 6 人本题未做选择百分比(%)62.311.426.7图表 1 对生物课的兴趣从表 1 和图表 1 可以看出开展阅读策略后,对生物课感兴趣的同学比例有一定的增加,而不感兴趣的同学比例有一定的减少。2、上课老师要求看的教材内容通常你会(单选题) A.认真仔细的看 B.粗略看一遍 C.偶尔看看 D.基本不看表格 2 完成老师要求情况ABCD备注第一次人数6696415有 4 人这题未做选择百分比(%)324619.52第二次人数9886254百分比(%)4640121.9图表 2 完成老师要求情况从表 2 和图表 2 可以看出开展阅读策略后,认真仔细看的学生明显增多,而粗略看一遍和偶尔看看的学生均有一定的减少。3、你有课前阅读预习的习惯吗?(单选题) A.会有计划的主动预习 B.老师布置预习,就预习,没布置的不会看 C.有时会预习,有时不会 D.从来不预习表格 3 课前预习习惯 ABCD第一次人数43813436百分比(%)1.917.963.217第二次人数54514221百分比(%)2.321.166.79.8图表 3 课前预习习惯从表 3 和图表 3 可以看出开展阅读策略后,课前从不预习的同学有一定的减少。4、生物课上老师要求看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单选题) A.看过后能大体理解内容 B.看过后不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