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教师教育态度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摘 要】本研究使用《中小学教师教育态度调查问卷》、《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 183名藏族高中生所感知到的教师教育态度以及主观幸福感两者的关系进行探究。使用了独立样本 t 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藏族高中生所感知到的教师教育态度较不理想。(2)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3)藏族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生活环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4)教师教育态度总分及其各个子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教师教育态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藏族高中生;教师教育态度1 引言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happiness 基本上通用,一般被译为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Dineer,1984)。当一个人越能对自己的整体生活感到满意,更多体验到积极情感,并且更少体验到消极情感的时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强。因此,主观幸福感是全面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满意水平的指标。回顾以往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外对成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而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且主要集中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吕秋霞,2009)。而我国学者主要以老年人、大中学生、残疾人、医护人员、教师和农民工等为研究对象,不过总体上对汉族人群的研究占绝大多数,但是对少数民族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相对较少(樊玉骋,2014)。 另外,结合相关的实证研究可知,外部因素(文化差异、受教育程度、生活事件、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等)和内部因素(人格特质、自尊、自我和谐等)都会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樊玉骋,2014)。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研究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可以对藏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藏族高中生的独特心理和行为,从文化角度丰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有世界屋脊之称。那里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较内地有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比内地略低(樊玉骋,2014)。藏族学生正是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求学期间与父母家人长期分离,且与社会接触也较少,此使得他们有着与一般中学生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生活独立性强。一般从小学一年一开始都要住宿,只有周六和周天白天呆在家,其余都在学校生活,他们自幼远离父母在校求学,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