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及开展策略摘 要课间活动是学生自发或学校、教师组织的在课间所从事的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各种活动。课间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缓解小学生的疲劳,让小学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满足其学习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活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意识的形成。课间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高度重视并提高课间活动质量,才能使学生自觉自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间活动之中。本研究在整理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相关资料基础上,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对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1],发现课间活动中学生参与度不高、课间活动种类单一、课间活动时间不充足等问题,进而提出学校、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课间活动、学校为学生添加课间活动器材增设活动类型、保证学生的有效的活动时间,以提高课间活动质量,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目 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1 研究目的 11.2.2 研究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外研究现状 21.3.2 国内研究现状 2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4.1 研究内容 31.4.2 研究方法 32 相关概念界定 52.1 城市 52.2 小学生 52.3 课间活动 53 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及分析 63.1 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 63.1.1 课间活动中学生总体参与现状 63.1.2 课间活动种类现状 63.1.3 课间活动时间现状 63.2 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分析 73.2.1 课间活动中学生参与度不高 73.2.2 课间活动种类单一 73.2.3 课间活动时间不充足 74 促进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开展的策略 84.1 鼓励学生参加课间活动 84.3 保证学生有效的活动时间 8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城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及开展策略1 绪论1.1 研究背景从民国时期课间活动的萌芽阶段到建国后初具规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直到今天 21 世纪的丰富多彩、全面普及,课间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小学生课间活动在逐渐走向成熟。新形势下,我国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开展本着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打造中小学特色教育,力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是近年来,社会及家庭更加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健康状况,但由于学生学习的压力,课间活动现状并不理想。由于缺乏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