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已经与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并列被称为世界的三大公害。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同样面临着青少年犯罪不断增长的局面,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数量不断攀升,在整个刑事犯罪总数中的比例不断增长。青少年犯罪数量的居高不下,不但对社会治安状况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大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无论是生理、心理的发展还是社会化的经历,都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身心变化较快,生理和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对社会的了解从无知到有知,世界观、人生观从模糊到逐渐确立。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其一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在这一时期出现偏差,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为了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的不断蔓延,犯罪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物学、心理学等来自个体内在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人际交往等外在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可以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不能单纯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实现。关键词:青少年 暴力犯罪 心理因素1 青少年个性心理结构分析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青少年个性心理结构包括青少年个体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如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气质、能力等;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本文以其中与青少年暴力犯罪关系密切的需要、气质、认知、情绪为切入点,分析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1.1 青少年暴力犯罪者的需要结构分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本文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构成,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在有多种需要的情况下,这些需要是按一定高低层次排列的,个体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随着需要的被逐层满足,逐渐达到需要层次的顶峰。根据各种层次的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不同,能够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甚至暴力犯罪的1需要层次也有所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