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摘要人权和宪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一方面,宪法承认了人权,另一方面,又对人权的发展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是以对基本人权的承认和保护为中心的,现代人权事业的发展将在宪法中得到体现,宪法的进步会促进人权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以更好的对人权进行保障。关键词:宪法;人权;人权保障引言 从人的自然属性以及社会本质上来看,人权是人应当享有的最根本的权利,虽然不是所有的人权都需要法律化,但人权保障是宪法的核心,离开人权保障,宪法就失去了生存价值。人权与宪法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宪政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权发展状况。在当代我国人权的发展是宪法的不断完善和宪政体制的改进结果,但不可否认,我国的人权保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保护人权的宪法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宪法和宪政制度,并发挥宪法的人权保护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故而本文对其进行研究。一、宪法与人权保障的历史渊源 近代,我国立宪进程较为艰难,虽然曾经很多中国人为行宪政、保人权进行多种活动,但是第一步较为完整的宪法的成立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 。1954 宪法明确规定了基本人权,然而,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在动荡的十年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法制遭到践踏,人权受到破坏,所以我国 1975 条宪法中只有两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在 1978 宪法中,由于历史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只有两条,1982宪法全面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吸取的教训,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和法治,实现对人权的保护,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正是有了这一宪法保障,我国人权事业才稳步发展。二、宪法的宏观作用(一)宪法确立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则体系确保统一和国家权力的集中行使的前提下,各组织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经营,确保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基本利益,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宪法仍然存在着国家机关职权划分、国家权力配置和国家权力监督、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官本位和权力崇拜的传统以及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历史惯性,使党和政府权利无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和自由。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与社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