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问题研究选题的背景和目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城市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的主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于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和扩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并不是人口流动到城市这么简单,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还应包括适龄人口入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站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道路占有率,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这表明,人口城市化起码应该是一个包括相应的城市建设管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实际上,城市公共设施管理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性公共设施管理;二是技术性公共设施管理。这两类管理都关系着人民的和谐生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构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2007 年,在河北省七届三次全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提出了“城市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从 2008 年至 2010 年,三年时间,河北“三年大变样”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当初预想的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三年间,河北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7131 亿元人民币,城镇化率提高 5%,吸纳人口 300 多万。累计拆迁面积 2 亿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 2500 多公里,新增供热面积 1。4 亿平方米。有人折算,拆迁面积相当于 455 个天安门广场,新建城市道路长度相当于 55 条长安街,新增供热面积相当于 933 个故宫。官方媒体称,2008 年开始的这三年,是河北城建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时期。如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三年之间大力推进城市扩容,加快正定新区建设,改造了 90个城中村,成功摘掉了“天下第一庄”的帽子,大力打造夜经济,让人对石家庄的城市面貌刮目相看。在河北省实施“三年大变样”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城市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