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案例 千禧年伊始,KKD 的前景一片大好。它不仅将自己塑成一个行业偶像,还迅速成为了华尔街的新晋宠儿。在它 2000 年 4月首次公开发行(IPO)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它的股票市盈率达到了 62 倍。到 2003 年,《财富》杂志更将其誉为“美国最热门品牌”。它有在五年内开 500 家甜甜圈店的雄心壮志,使公司红绿相间的标识遍及全球。 但是在 2004 年末,这一片光明前景突然被蒙上阴影,在公司做了一系列财务信息披露后,股价急剧下跌,从 2003 年的顶峰,突然在 16 个月内降低了 80%之多。投资者和分析师开始不断探究其根本原因,但到 2005 年初,对有些问题还是没有找到答案。表 1 和表 2 提供了该公司 2000 年到 2004 年的年度财务报表。这是个健康的公司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它被一些人认为会步星巴克的后尘?如果每个人都喜欢甜甜圈,那么为什么对于这个著名的甜甜圈制造商,这么多投资人都在弃它而去? 公司背景 1937 年 KKD 始创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斯顿塞勒姆的一个甜甜圈店,当时弗农•鲁道夫从新奥尔良的法国糕点厨师那购买了酵母甜甜圈的配方,并将甜甜圈批发给超市。在很短的时间内,鲁道夫的产品大受欢迎,他在生产甜甜圈的厂房墙上开了个窗口,直接销售给顾客——KKD 的核心零售业务就应运而生,这就是其“工厂店”的由来。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KKD在 12 个州开了 29 家店,其中大多是由特许商来经营的。 1973 年,鲁道夫去世后,公司被比阿特丽丝食品公司收购了,随后迅速扩张到 100 多家店,并且增加了其他产品,例如汤和三明治,并且通过改变店面外观和使用价格低廉的甜甜圈配方来降低成本。这些做法使得其业绩一落千丈,比阿特丽丝在 1980 年初就决定卖掉 KKD。 1982 年,约瑟夫•麦卡利尔带动一些 KKD 最早期的特许经销商,斥资 2 千 4 百万美元进行了杠杆收购,将甜甜圈原始配方和最初的标识又带了回来。也正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公司引入了“热甜甜圈,就是现在!”这一霓虹标识,如果顾客一看到它亮了就知道:热腾腾的甜甜圈刚刚出炉了!公司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举步维艰,但是到 1989 年,KKD 逐渐甩掉了债务的包袱,并且开始扩张。公司以其标志性的甜甜圈为主打,并在 1996 年增加了其品牌咖啡。在 1998 年斯科特•利文古德当选为 CEO,第二年又成为董事会主席,2000 年 4 月公司上市,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宗 IPO;在 IPO 后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