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干部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影响的研究——以 D 区为例摘 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村庄治理作为农村基层治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治理现代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多年实践证明,村干部作为村庄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村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影响了村庄治理的绩效和水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农村社会矛盾多样化,农村有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村干部作为农村发展的“一把手”,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目前关于村干部与村庄治理的专门文献不多,多数研究只是将村干部作为村庄治理的一个影响因素来考虑,而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村干部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为题,以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基础,针对与村干部自身有关的宗族背景、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等社会资本要素,利用 2015 年江苏省 D 区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村干部的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村干部的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有一定的影响,对村庄选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突出,具体是,村干部的宗族背景对村庄选举,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村干部的社会经历,尤其是受教育的经历和从事副业的经历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本文的研究为村干部的选拔与培训和农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第二章是针对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理论进行梳理,对一些概念进行明确;第三、四章是以 D 区为例,研究村干部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是对产生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第六章提出一些建议对策,以及对未来村庄治理的展望。关键词:村干部,村庄治理,社会资本 I第 1 章 绪论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village cadres' social capital in village governance --- D area, for example 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改革开放近 40 年,农村的治理环境经历了两大显著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的施行。农村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释放了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社会整体变迁奠定了物质基础。而村民自治制度的执行,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