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试谈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近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以欧洲五大联赛为代表的现代足球,显示出进攻与防守间转换节奏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进攻不再只是前锋的职责,后卫甚至是守门员都被要求参与进攻,而前锋退居中场参与防守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球员的机械分工逐渐消失,众多球迷为这种快节奏的攻防转换大呼过瘾。但与此同时,曾经华丽足球的代表,“经典 10 号位”如厄齐尔、詹姆斯罗德里格斯等人,却因为不兼具攻防的能力而逐渐被冷落。本文将试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现代足球这一发展趋势中所体现特征进行分析。(一)现代足球的感官快适性在 2017 年欧洲足联 A 级教练课上,时任英格兰超级联赛的斯旺西队主教练克莱门特说:“现代足球的关注点已经不停留在如何强调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阶段了,在高节奏的比赛中,重要的是如何最小化这两个阶段。如果一支球队能够在丢失球权后直接进入防守阶段,跳过转换期,那将是非常恐怖的。”克莱门特的这段话概括了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进攻与防守不再有明显的界限,让观众目不暇接,大呼过瘾。以英格兰超级联赛豪门利物浦为例,在今年 11 月与曼城的冠军争夺战中,利物浦的前两粒进球都来自边后卫罗伯逊与阿诺德越过中场的长传,直接找到前锋萨拉赫与马内。而如果进攻未果,短短几秒之内,利物浦参与进攻的球员全部回防到位,把曼城的进攻限制在萌芽状态。利物浦作为现代足球战术理念引领者,不仅胜果累累,也在球迷中获得了广大的拥护,成为其他球队效仿的对象。越早适应现代足球的体系,能为球队带来更高的胜率,但对于球迷而言,他们看到这一场场直取对方球门的比赛,就像是战国时期战争一切以攻城略地,斩关夺帅为目标,全无春秋时期礼乐制度下的从容与优雅,称现代足球为功利足球亦不为过。在功利主义下,像厄齐尔等古典前腰,因为不适应快速的攻防转换,从昔日球队核心沦为边缘人。如埃梅里在执教阿森纳期间,使用姆希塔良取代厄齐尔,就是因为姆希塔良的传球想象力虽逊色于厄齐尔,但具备跑动、推进、滑铲等全方位的攻防技能。现代足球减少攻防转换的间隙加快跑动和持球推进的速度,减少过渡式传球的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观众的审美素养。这是以一种消费主义式的思维,崇尚功利、刺激甚至暴力,投奔针对感官的迎合,以满足消费者的感官欲望,导致人们感官不断退化,而欲望不断升级。像厄齐尔等古典前腰会减缓比赛运转的节奏,但他们在停顿后常常会传出精妙绝伦,“开天眼”式的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