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产业布局不合理、配套政策缺乏、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等困境。本文通过梳理日本、法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站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提出夯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主体、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纵深发展的主要举措、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政策建议。关键词: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借鉴2019 年 1 月 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需要采取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互联网+农业”等举措,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推进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在这样大的宏观背景下,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成熟,使得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受阻,难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难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切入点与增长点。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日本法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经验,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出发,提出推进重庆市农村一二三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一、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条件及机理(一)重庆市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资源禀赋条件重庆市地处于中国版图的西南部,四周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该市总面积 76%,被众人称作为“山城”,而重庆农村地区大多处于山路崎岖、地形复杂的偏远地方,并且这些农村形态区具有人多地少的特点,致使重庆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山区耕地条件决定了当地的农作物不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只适合发展小规模农业。为了在数量有限、耕地条件恶劣的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当地特有的资源禀赋条件,重庆市决定采取集约化管理经营模式,运用高科技生产具有当地特色同时产出高效益的农产品。这是城乡间自然状况、资源禀赋条件、农业发展现状倒逼重庆最适合走的一条农业现代化之路。从重庆市农业现状来看,2018 年农业生产产量不断增加,逐渐步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