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学生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较高,上网时间比较合理;(2)教师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较低,上网时间比较合理;(3)师生上网的内容比较科学合理;(4)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认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5)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认识水平较高;(6)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待加强。【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小学师生;佛山市从 20 世纪 80 年代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以来,佛山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佛山市中小学师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如何?他们的信息素养程度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这些方面,还没有比较客观的统计与分析。为此,我们采用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1、学生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较高,上网时间比较合理。由抽样调查收回的 344 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92%的市区小学生 、94%的市区初中生、74%的市区高中生、60%的郊县高中生的家庭拥有计算机 。86%的市区小学生、77%的市区初中生、63%的市区高中生、10%的郊县高中生的家庭计算机己经接入互联网。大多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家和学校一周的上网时间分别约为 2~8 小时、2~4 小时、3~8 小时。总体上,学生上网的时间是合理的。但是也有 3%的小学生、25%的初中生和 26%的高中生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地方上网,一周上网的时间达到了 20~50 个小时,个别孩子甚至超过了50 个小时。虽然这部分的孩子只占调查人数的 6%,但他们却容易成为当今信息社会“有问题”的孩子,容易成为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较大的孩子。在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方面,市区与郊县的差距然存在。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在市区的中小学生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家庭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率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还与家长、教师对孩子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能够客观地寻找出这一相关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又做了更深入的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表 1)进一步论证了我们上述结论。表 1 学生家庭信息技术情况一览表(%)家长对你上网的态度你父母在家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你的计算机知识是从哪里获得的第一次使用计算机的地点支持不支持也不反对反对经常偶尔没有父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