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劳动效率的思考和实践摘要:为了提升供电系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适应形势需要,劳资工作需要结合本单位特点,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创新思维,采取有效手段,不断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现代化理念和技术,优化班组职工管理,进而达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难题的目的。本文着眼于实际问题,在人力资源使用、挖掘内部潜力、科技手段使用、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为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提供了可行方案。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效率;科技手段;优化配置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八纵八横”的提出,京津冀铁路网规划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路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建设首善之局”工作主线的明确,铁路供电系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供电系统人力资源使用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方面,从整体形势看,技术装备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升级,对职工综合素质特别是对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从我段现状看,随着京张、京沈等各条新2 线建设推进,京通、京原等既有线路的电化改造的紧张筹备,今后三至五年,我段面临的人员老化缺员问题将会非常突出,急需大批新职从业人员加入。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特点,作为铁路基层站段劳资工作管理者,必须创新思维、积极主动、迎难而上,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适应整体形势,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手段,不断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优化班组职工管理,进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目的。下面我就“怎样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劳动效率”这个课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一、通过多种手段,缓解人员压力随着新线开通、既有线路化等任务的增加,我单位牵引供电设备数量逐年增长、检修任务量日益增大的趋势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受用工制度限制,职工总量逐年递减,无法批量补充从业人员。任务量增加和职工总量减少的双重压力造成我段在人力使用上倍感捉襟见肘。经过对部分车间班组的实地调研,我们还发现,从事供电检修人员主要为接触网工、电力工两个工种,均属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上述两工种人员退休年龄为 55 周岁,临近退休人员已占职工总数的 39.2%。同时,受《高压电工操作证》等准入资格的限制,随着职工年龄增大,从业人员身体不达标,造成不能从事相应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我段多次组织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