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1 引言 我国林业资源面积较广,但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进展模式导致林业资源面积急剧减少,针对此类问题,能够实行的有效解决措施,是通过充分开发并合理配置林业资源的方式,为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便利,从而促进对于现代林业造林方法的进一步开发与讨论,最终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健康持续进展。 2 现代林业造林的方法 2.1 分殖造林法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林地栽种,实施过程如下:在造林区域内均匀挖出 40~60m2 的地穴,确保穴底平坦;栽种时要保证幼苗端正,使苗梢水平伸展;合理安排幼苗的栽种深浅度,强化幼苗根系的吸水能力。使用该造林方法,林木的幼苗往往具备较高的成活率,并且不需要对林业有过高要求,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因而不利于造林效益的提升。 2.2 植苗造林法 所谓植苗造林法,就是在局部整地完成之后,进行挖穴,然后将树苗移栽入穴中。使用该造林法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所挖的穴坑需要足够完全容纳苗木的主根系,才能够保证移栽后的生长品质。在完成苗木的移植后,为了避开周围土壤出现下沉现象,需要在移植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土壤的掩埋深度,通常要求超出苗木根颈上原有泥土印的高度,约 2~4cm。正常的况下,假如是移栽至气候潮湿地区,则应当进行浅栽,而假如移栽至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则应当深栽。 2.3 播种造林法 该方法是直接将种子播撒于林地自然生长,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林业造林工程。在运用播种造林时,尤其需要注意对于林地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对于种植后期,幼林的管理、抚育工作要求严格,因此,所栽种的树种必须具备很强的发芽力、适应力,此类植被包括核桃、山杏、栎类等。运用该方法是,需要注意严格选择地块,保持土壤的含水量,同时避开由于外界客观因素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3 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管理工作,降低成本 (1)降低造林的资金投入。通过适当减少营林造林单位面积、单棵植株的资金投入,可以在有效增加成熟树苗实际产量的同时,缩短对于苗木的培育时间,从而降低成本;(2)林地的选取。注意合理选择造林的林地,从而改善小规模林地仅仅能够种植单一树种所存在的局限性。 3.2 依据市场培育树木苗种 对于集约丰产林的造林工程,需要重视树种的更新培育,因此首先需要牢牢把握市场中的林木进展动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生长周期较短的小径纤维材林分,从而提高林木质量,进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