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视动画民族化进展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动画艺术中国动画学派原创性现代性民族化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影视动画艺术历史悠久,在辉煌时期的动画片创作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术精湛,有着鲜亮的艺术特征,在国际动画艺术界享有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学派”美誉。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得到进一步进展,电视动画片也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进展开始滞后。面对中国动画在国际中的尴尬境地,国产动画该何去何从?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基础上创新,增强中国动画产业的竞争力,抢回国内市场,并且以一种文化战略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现在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进人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潮流决定了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在世界动画艺术的舞台中,中国动画同样经受着全球化大浪的冲击。它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80 年的漫长历程,但其前后的历史风貌却有着巨大的变化,从享有“中国动画学派”美誉到现在与“动画大国”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点,我们只有站在整个动画历史进展视野下,通过比较中国动画在萌芽阶段、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和如今低迷期进展,再来看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动画在国际动画中的变迁,来探析中国动画的进展之路。 一、中国动画的五个进展阶段 1.1922-1945 年是中国动画的萌芽和探究时期。1926 年,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创作了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 。1941 年万氏兄弟又推出中国动画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 90 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2.1946-1956 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进展时期。这时期中国动画人开始仔细考虑中国动画创作民族化的问题,致力于动画技艺和艺术手法的提高。1955 年木偶片《神笔》是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1956 年《骄傲的将军》民族特色十足,人物造型借鉴京剧脸谱,人物动作设计有京戏之风,画面与中国戏曲音乐完美结合,洋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这两部动画电影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为当时的民族风格探究起到极大的指引作用。 3.1957-1965 年是中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民族风格和技术日趋成熟。创作形式多样,有木偶、水墨、剪纸、折纸、皮影动画等。佳作也多,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内外获得较高荣誉,并赢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1958 年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研制成功。1961 年《金色的海螺》吸纳了民间窗花和皮影戏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