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观 一、现代文学的内涵 在历史学上,近现代史是指 1840 年至 1949 年这段时期,但普遍认同以 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即1919 年之前的历史被认为旧民主主义,即“中国近代史”,1919年以后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史”。因此,现代文学是介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期内的文学形式。现代文学产生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内部各个层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此时的中国文学广泛地受到国外文学和外来先进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与世界文学相接轨,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二、女性文学 历史的巧合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特定的历史事件。女性文学的开端和兴起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女性文学是以中国女作家为代表的中国女性意识的苏醒和崛起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体现为以女性为主体进行的在思维、审美、经验和言说等方面的描写。女性文学也体现为女性作家在性别视角和性别主题意识的基础上表现出对女性命运、情感、性爱、生命关注的文学创作,具有普遍的意识,也是有待探究和进展的人类文学命题。 三、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女权主义 (一)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 对女性文学的定义以“女性”为词根本身就不全面,从创作到实践的每一阶段都与男性加以区别,表面上看是对有关女性性别文学的重视和尊重,其实在谋求差异化的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卑视。这也是文学界中一直存在争议的地方,是指文学体裁,还是一种女性意识,或是两种都有?比如:有些男性作家笔下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对女性审美观的分析等方面,与其他女性作家不分轩轾,还有一些男性作家通过自身经历或入微的观察也能写出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女性意识或女权主义的作品,如郁达夫就擅长写女性体裁。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女性作家笔下的作品完全看不出女性意识,她们擅长阳刚、粗犷的文风和表现方式,如早明等革命派女作家。因此,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是男性还是女性来书写,作者的性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二)女权主义与女性文学 西方国家女权运动的开展和女权主义的觉醒都早比中国要早。法国革命唤醒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19 世纪末期,英国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争取妇女地位的运动。直至 20 世纪60 年代,女权运动一直蓬勃进展。毫无疑问,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女性文学的进展。女性自我...